当你身心疲惫

你要学会休息。

昨天夜里发了一篇,醒来就有点后悔了,可能因为人总是在黑夜里,变得矫情万分,然后做出些傻事啊。

疲惫,特别是精神上的疲惫,已经成为我们几乎每天的都能体会到的感受了。频繁的加班、高压的学习加之永无休止的deadline,让我们失去乐观的心态,倍感压力。

一切的锅都在于人的本能。我们拥有与万年前的祖先别无二致的身体,但和祖先们不同,我们不再有觅食的压力,取而代之的是肥胖带来的问题,我们不再有防御野兽的压力,却恐惧上台演讲、被人否定。夜晚,不再意味着休息,它反而代表了人的自由时间,许多人都在夜里开始放飞灵魂,刷微博,刷电视剧,打排位……人的演化速度跟不上三百年来科技爆发导致的社会变更,那些孤独感、疲惫感以及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前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我们着实需要理解问题的本质了。

人体是一台精密的机器,一个复杂的系统,只需少量的矿物质、能量和水,就能持续运作很久,它的运作就像用木头烧木头。既然是机器,它就有最佳工作状态和极限工作状态。没有哪个人的身体没有极限,也只有少数人可以长期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为什么我们持续了几个小时工作之后会感到疲劳呢?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大多数会在消化后变成葡萄糖,通过细胞内的呼吸作用,将ADP转化为ATP。ATP是直接供能物质,能水解成ADP来释放能量。身体的运作都依靠ATP水解提供的能量,对于神经系统,活动的基础功能在于放电,其生理本质在于神经细胞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开合和膜内外离子的交换,也是靠ATP供能。高强度的思考过程,ATP的水解已经不够了,ADP也来,水解成AMP来释放能量,尽管AMP能还原成ADP,ADP也能变成ATP。但他们的最终水解产物腺苷浓度还是会增高。腺苷,作为一种神经递质,累积之后会让下丘脑内食欲素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

其实上面的过程你不需要非常了解,你需要知道的是,我们思考的同时,大脑在产生一种叫做腺苷的物质,非常不巧,腺苷的持续增多会让人想睡觉,抑制多巴胺神经元活动,让人对工作产生无意义感,没有成就感。如果一直工作,还会抑制血清素神经元活动(血清素让人感到放松),人从而变得易怒、紧张、焦虑、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

在做些对于自己能产生意义感的事情时,正是多巴胺在增强获取成功的动机(多巴胺并不能产生快感,而是产生动机,如果不能合成多巴胺,动物吃东西喝水的欲望都会消失),此时多巴胺带来的兴奋会成为大脑的主要感知,因此一时的鸡血能让人振奋,可要是一直工作,鸡血就相当于砒霜,过量的腺苷会导致神经系统修复功能异常,产生器质性的功能受损,并且是不可逆的。所以,不要再去听信凌晨四点半的神话了,不同的人神经耐受力不同,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自己何时休息。

睡觉之前,当夜深人静,新皮层逻辑能力减弱,性格特征逐渐消失,由于外部信息输入减少,注意力减弱,我们的思维开始发散,关注起白天没有注意的记忆,更容易沉浸在情绪中,更容易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你甚至想给ex打电话,孤独或失落,悲观或异常开心,直至睡醒。起床时,因为睡眠补充了代谢的消耗,处理了大脑的废物,人处在一天中最为清醒的时刻。

很慘的是,有些人难以拥有适当的休息,由于压力带来警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激增——这正是祖先面对危险时的状况,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产生疲惫,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使我们难以执行复杂的认知任务,而人们常常把这些压力归结为自己不适应工作,不爱学习,或者没有天赋,进而产生反感,恶性循环。在晚上,还有许多人压力难以消除,他们大脑劳累却又兴奋,失望地等待着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失眠,长此以往,智力、注意力下降。

疲惫就是这样让人坠入谷底的:找不到成就感,做事没有动力,拖欠工作,压力巨大,结果熬夜完成工作,产生孤独感、失落感,第二天因为睡眠不足而注意力涣散,因此学习、工作跟不上进度,错误地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得不到意义感,转而在其他事物中获得,产生上瘾的症状,进一步恶性循环……轻则扰乱学业工作,重则就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你已经理解问题的严重性了。

夜晚的疲惫致使自控力下降,大脑喜欢那些新鲜、易于理解、令人愉快的信息,互联网才有了可乘之机,干扰到整晚睡眠。

写作业累了,可以去散散步、屏息凝神,玩手机只是增加负担。晚上感到疲劳,就早点睡觉。控制不了,就用一些小技巧,提前关机,睡觉前不做费脑力的事情,看看书也行。

当你身心疲惫,你要做的是休息。

不是去打一身鸡血,让神经继续紧绷。

不是去刷一波微博,让大脑继续工作。

更不是去打王者荣耀,疯狂上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