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流水线,坐到了纽约办公室兼谈女权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村女生,本来是在工厂打工,经过十年努力成为了纽约的一名程序员。

孙玲是湖南娄底的,跟我相当于老乡了,所以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印象深刻。她是一个农村女生,09年高考完后分数没到二本线,一个郴州的计算机培训机构在他们学校做宣传,她参加了里面一个免费夏令营, 期间她开始感觉编程很美妙。但是因为家境贫困,高中毕业后,她去了深圳工厂里工作。

如果是你,觉得这个工作没什么前途,会怎么做?

她这个时候选择去打听培训机构,然后存了几个月钱,到10年,她在电子厂一边工作,一边学编程,为交学费还办了信用卡。终于在11年,她开始进入it行业,慢慢还信用卡,过上了坐在电脑前打字的生活。

如果是你,感觉自己现在生活很安稳,会怎么做?

她开始学习英语,意识到没有大学文凭也不太好找工作,想提升学历,到了12年,她换了份工资更高的工作,然后边学习英语,边上西安交通大学的远程教育课程。在14年她拿到了大专文凭后,又通过了深圳大学的专升本自考。下半年的时候,她加入了一个有很多外国人的飞盘俱乐部,对英语能力有很大提升。

如果是你,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很满意了,会怎么选择?

她想出国看看,于是在网上找到了硕士留学项目,可以一边上学,一边工作。因为她刚好有了本科学历,刚好英语能力也提高了,2018年,终于她如愿以偿去美国读硕士,并且在纽约找到了工作。

09年,她高中毕业在电子厂打工,18年,她在纽约谷歌公司上班。其实她是一个普通人,她选择认认真真地做好了一件件小事,培训、考专科、考本科、学英语,就是这一件件小事,用十年时间累积起来,就造成了巨大的改变。不要高估一年的努力,也不要低估十年的坚持。

本来这个故事到这里已经结束了。但是我发觉,因为她是女性,她走的也许是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昨晚一个朋友告诉我,在他们村里,女性不能上桌吃饭。很多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原因是他们会一直生育,直到有男孩为止,导致一家有很多姐妹。因为家庭经济负担不起,所以就让女孩去城里打工养家。更加离谱的是这样的习俗,如果老二是女孩,要么从小把她送人,要么就禁止她结婚。

很多人以为现在不是男权社会了,但事实不是这样。女性成功出生已经是万幸,然后在成长的路上还要被告知,女生的理科就是不行。女生只是空间想象力不如男生,但语言天赋却高于男生,高考里面数学的立体几何题、物理的很难想象的运动题,又占多少分呢?但常常是为了家里的弟弟继续学业,姐姐妹妹要放弃学业去打工。

类似的议题数不胜数。社会上受到性骚扰、性侵害的是不是常常是女性?在职场上,在学校里,在公共空间,是不是女上司、女博士、女司机常常占舆论劣势?结婚之后,是不是女方要受到的压力更大,要花更多时间陪孩子?离婚之后,是不是女性再婚更加困难?

有人会说,男性结婚要买车买房,还要送彩礼,比女性压力大得多。是的,男性如果占据更多优势,代价就是承担更多。当我们在以颜值和年龄度量女性的时候,同样就是在用金钱和权利来衡量男性的价值。这样的价值观下,男人要勤奋包揽一切事业,他不能哭,不能软弱。在那几千万光棍之中,又有多少在这些指标里毫无优势,然后孤独终老呢?男女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哪一面朝上,社会的压路机压过来的时候,最开始遭殃的也是那面,最终我们都会陷入泥地。

反过来讲,只有掌握平衡之道,这枚硬币能够向前滚动,历史的车轮也不至于追赶上来,大家也就轻松得多。双方地位平等之后,女人可以不再把有车有房当成唯一标准,不再只盯着存款数额,男人也可以选择带孩子做饭,当个居家宅男。男人不介意当耙耳朵,女人也不会被叫做男人婆,从而二者的负担都能缓和。

不出意外的话,男男女女依然要在这样的社会生活很长时间,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孙玲那样的幸运,但每个人都有那样的十年用来努力。最后,不论是男人女人,不要因为社会偏见而放弃自我,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